现在有不少家庭在购买房产的时候,选择将房产直接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不过,有必要提醒这些用心良苦的家长们,在想到“娃娃房”利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它存在的法律风险:
1、买房不能贷款,如果买卖合同约定房屋的购买方是未成年人一人,则该房屋买卖不能申请银行贷款,只能一次性付清房款。
2、孩子独立买房时可能多付首付。如果孩子没有共有房产,那么孩子成年后购买首套房时,按照目前政策可享受首套优惠房贷利率。
3、父母不能随意处置房屋,确需处置时手续麻烦。父母不能随意出售、抵押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屋,如确需处置必须是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利益,提供监护人签名保证其具有监护人资格和出售房产是为了未成年人利益的保证书,保证书须经公证处公证。另外,父母出售房产所得款项应全部用于抚养未成年人。否则,日后孩子一旦提出异议,认为父母侵犯其合法权益,父母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4、父母离婚时易出纠纷。如果夫妻离婚,以未成年孩子名义购置的房产归属往往会引起法律纠纷。如果房产不作为共同财产来分割,那么该房产应属承担抚养孩子义务的一方与孩子共同居住,可能会由此引发抚养权争夺局面。
5、父母想再收回房屋困难,且无法控制子女成年后擅自处分房产。如果子女成年后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想收回房屋将会有很大的法律障碍。实践中已有子女成年后将房屋出卖,不让其父母居住的情况时有发生。
6、孩子如婚后发生意外,配偶有权继承婚前财产。(来自:法治空间)